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立架梁的順序和習俗
中國傳統文化安土重遷,建房是人生大事,上梁是建房大事。一般來說,破土、建房、上梁、安門等事項都要選擇吉日吉時。上梁工序的流程和習俗。
一、準備好立架
對聯:上梁喜逢黃道日,立柱正遇紫薇星
橫批:上梁大吉,太公在這里
立架應首先搭建安裝在大木材上的腳手架。小型建筑結構簡單,腳手架不板,同時清潔地面和柱頂石,編號大木材,如有走廊建筑,應先將金柱立在柱頂石上。
然后將大梁支撐在明間正脊的中間,貼上對聯、八卦、龍鳳等鎮物,用紅布覆蓋大梁,防止大梁曬傷(即曬梁)。
一般來說,篷梁布是大紅布,與梁同長或稍短,如五尺或三尺,但布長應為陽數(奇數)。布必須用整塊布和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綁好。
二、立架順序
安裝時,必須按照從內到外、從下到上、從明間到兩側的順序進行。柱子歸位后,首先安裝屋檐檁條(屋檐)。將屋檐金支架兩端的榫卯與丈桿尺寸對齊。不允許在高峰期進行修復。如果發現高峰期必須進行修復。如果榫卯連接不嚴格,則應使用夾口(木板)擰緊榫卯。
屋檐金支架和梁支架安裝完畢后,安裝大梁(梁)。必須調整五梁和七梁,并安裝墊板。
撥動高峰,即撥動高峰,即將金柱四柱四面的中線拉直。一般來說,矯正需要四個人操作,一個人看正(垂直線),一個人打旗,兩個人看高峰桿。矯正完成后,應將高峰桿底部壓實,避免高峰桿晃動,不要猛撥高峰桿根部,注意木構件的反應,是否有異常聲音。
三、插廊子
金柱內的大木安裝、矯直、矯直后,可安裝三梁、金脊梁、墊板、檁條。然后安裝走廊大木,即插入走廊。
先將小檐柱按號歸位,立直,將廊步穿插到金柱和檐柱的穿插眼中,并將檐口用卡口固定。
安裝金梁,同時安裝墊板。大木安裝撥號完成后,需要檢查各柱中線是否齊全,穿插眼和榫榫的眼睛是否真實,并檢查桿根部的實施情況。此時,大木安裝基本準備就緒,等待梁吉祥時間。
吉時一般選擇在子時、毛時、陳時、中午等。當時間到達時,梁必須進入位置。但是,直到明間的腦椽釘好,才不得揭開防水板。釘腦椽是從兩座山釘到明間中心的釘子,兩邊各有一個人同時進行,看誰先釘完明間最后一桶椽子,誰揭開防水板,接受大家的祝賀。
四、釘椽子
椽子包括屋檐、花架、腦、翼、飛、飛等。首先要釘屋檐。屋檐的位置以檁條上的椽子為準。一般來說,屋檐是屋檐高度的十分之三,其中屋檐平(舊屋檐)是十分之二,飛椽占另外三分之一。
明清時期,傳統建筑的腦椽、(上下)花架椽和屋檐椽的搭接主要用釘子完成,但早期建筑也直接錯開。為了區分這兩種方法,有些人稱這兩種方法為搭接手掌和隨機搭接頭。
就釘椽而言,屋檐椽的后尾釘在金檁的椽花上。同時,屋檐椽是在后尾釘釘子。前檐不得釘釘子,然后屋檐牢固。屋檐椽釘好后,可同時進行花架椽和腦椽。
椽子上下搭接的常見形式有:
(a)壓手法(斜搭手法);
(b)交掌法(主要用于屋檐和花架椽的連接)在北京很常見;
(c)亂塔頭,有的用檐梢,山西常見;
(d)椽花在西北地區很常見。
在大型建筑中,首先要注意角梁(翼角)的做法。翼角椽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圓形翼角椽主要用于宮殿、寺廟等大型建筑,方形翼角椽主要用于花園建筑,如走廊亭亭。為了將翼角椽與角梁結合起來,椽尾切成楔形,方形翼角椽的頭部切成不同的菱形。
在簡單的小建筑中,大木歸安和椽子望板的鋪設相對簡單,但在七檁、九檁的歇山和陽臺建筑中,大木歸安和椽子的鋪設將更加復雜。
雖然在《營造法式》中雖然有“凡用椽,皆令椽頭向下而尾在上”的記載,但在具體操作中,各地工匠也會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搭交方式。
大木安裝完成后,還應鋪設屋頂瓦和臺基石。同時,為了保護木材構件,還需要繪制戰斗和油漆。看似簡單的木結構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復雜的過程,這就是為什么木結構建筑可以長期保存超過時間和空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