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寶寨-江上明珠,建筑奇觀!
重慶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壯麗,文化景觀豐富。如今,重慶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最受歡迎的網絡名人打卡地。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位于重慶市忠縣長江北岸的被稱為江上明珠的石寶寨,是國家4號A中國七大奇觀之一,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探索頻道中國七大奇觀之一,世界八大奇觀建筑之一。
石寶寨的建筑特點
臨江有一塊巨石,從陡峭的墻壁和山峰拔出。據說它是女媧補天遺留下來的一塊五顏六色的石頭,因此被稱為石寶。這塊石頭看起來像玉印,也被稱為玉印山。石寶村矗立在山上,直接插入云端,氣勢磅礴,享有川東小蓬萊的美譽。
明末譚紅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石寶寨共12層,高56米,全木結構,是我國現存最大、層數最多的斗式木結構建筑。分為寨門、寨身、寨頂三部分。
全寨山下9層,山上3層錯落有致。從遠處望去,12層樓的重檐高聳,融為一體,宏偉壯觀,共50米高。閣內每層石墻上都有題詠。山頂是平坦的石壩,有古廟天子殿,是這個村莊的最高點。俯瞰寺廟,滾滾長江,碧空帆影,風景無限。
寨門為磚石結構,高6米多,題為小蓬萊。寨門正反兩面,有五龍捧圣、哪吒鬧海等浮雕,精致栩栩如生。村里有三組雕塑,一組是巴曼子殺首保城的故事,另一組是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另一組是女英雄秦良玉的故事。村頂有一座古剎,叫蘭若殿;村下有一條古樸典雅的石寶街。
石寶寨峰頂的天子殿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2-1619年),意思是九重天。它是由中州知州尹宇創建的,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清朝康熙初期和乾隆初期多次修復,最后一次修復為清咸豐八年(1858年)。寨樓建設晚于天子殿,建于乾隆初期,嘉慶二十四年(1795年)貢生鄧洪愿等。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
寨子樓層有巴曼子、送子觀音等景觀。還有一些古人留下的字碑和石刻,增添了石寶寨的文化內涵,使其熠熠生輝。智慧古人在建筑史上有一個偉大的創舉,榫卯結構——連接的兩個木構件沒有釘子緊密結合在一起,結實牢固。在中國筑在中國建筑史上隨處可見。但由于害蟲和戰爭,像石寶寨這樣保存完好、投入使用的建筑屈指可數。
石寶寨以其奇特的建筑和許多有趣的傳說而聞名,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年接待近22萬名中外游客。2003年三峽蓄水發電后,長江水面將上升到道寨門口,木寨周圍將形成120多畝水面湖泊,石寶寨將由山寨變為水寨。2005年底,國家投入巨資建設石寶寨保護工程。2009年,歷時3年多,耗資近1億元的搶救性保護工程全面完,重新開放。在巨型圍堤環繞下,重新亮相的新石寶寨已成為三峽旅游黃金線上的名勝。
石寶寨的傳說
石寶寨市公布的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石寶寨傳說成功入選民間文學項目。石寶寨的傳說與石寶寨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區域性。它是在特定的環境和地區產生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每個故事都與石寶寨密切相關,展示當地風景,保持民間口頭文學的廣泛傳播。隨著石寶寨的建設,流傳了300多年。
在民間,一直有鬼城進入‘地獄’,石寶村進入天堂,白帝城進入世界的說法,這些影響是通過當時的民間傳說形成的。特別是在中華民國時期,一些民間說書人將石寶村的大量傳說搬進了茶館,使石寶村的傳說迅速發展和廣泛傳播。
石寶寨傳說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它不僅具有神奇的浪漫色彩,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有獨特性、真實性和普遍性。內容主要包括石寶寨的風土人情、歷史典故、名人軼事、鄉村生活等故事傳說。主要流傳于忠縣,以及萬州、梁平、石柱、豐都、墊江等地。《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記載了石寶寨的傳說故事·《石寶寨傳說》等書中忠縣卷。
石寶寨不僅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種傳承。它是長江上獨一無二的盆景,也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經過多年的洗禮,它依然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