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長聯-海內第一長聯
昆明大觀樓建于清康熙時期,疊閣凌虛,層層映水,煙霧彌漫,金碧輝煌。然而,讓這個昆明名勝出名的不是這種輕松愉快的風景,而是幾十年后誕生的180字長聯。上聯寫滇池周圍的風景,像一幅山水畫;下聯記云南歷史,如敘事史詩。長聯氣勢磅礴,意境高遠,懸在樓前,掃掃俗唱,令人驚嘆,"聽者莫不興起,冀一登臨為快",被世人譽為"國內第一長聯"。乾隆大觀樓長聯是乾隆年間著名學者孫胡翁登大觀樓做的。
昆明大觀樓
上聯:500里滇池,來眼底。披襟岸,喜氣洋洋,無邊無際!看東翔神駿,西朱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素。高人韻士,為什么不選勝登來呢?趁蟹嶼螺州,梳裹風仆霧鬢;更蘋果的蘆葦,點綴著一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周圍的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柳;
下聯:幾千年的往事,注在心里。誰在喝酒,嘆英雄?想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大而豐功,費盡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如暮雨朝云;然后他們打破了世界上所有的殘碑,都被煙霧照亮了。只贏幾杵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副長聯(原文用繁體字寫,沒有標點符號)多達180字,戰斗工整。大概寫在公元1765年,當時官場腐敗,人不聊生,詩人感慨萬千;在寫風景的同時,攻擊封建王朝的統治。
大觀樓長聯
上聯描述滇池的風景:周圍的群山,東面的金馬山像奔馳的神馬,西面的碧雞山像展翅的鳳凰,北面的蛇山像蜿蜒的長蛇,南面的鶴山像飛鶴。在螃蟹形的島嶼上,在蝸牛形的洲渚上,柳枝在霧中隨風飄舞,就像一個女孩在梳理她的鬢角;鋪天蓋地的蘆葦上點綴著翡翠般的鳥兒,映出燦爛的紅霞。還有,請不要辜負滇池周圍芬芳的稻田,晴天下的萬頃沙灘,夏天的荷花,春天的柳樹。
下聯是詠史敘事,回憶云南歷史:漢武帝造船習水,唐玄宗立的紀功鐵柱,宋太祖的玉斧,元世祖乘筏渡江統一中國。歷代皇帝的偉大成就最終只是像夕陽一樣過去了;即使是那個紀功的殘碑也只是躺在蒼煙和夕陽下。因此,只留下古廟的鐘聲,河中的漁火,南飛的秋雁,深秋的霜凍。
上聯突出了喜字,喜溢四方,畫出了一幅具有滇池風景特色的風景畫。當作者登上樓時,他首先寫下了他面前遼闊的滇海。作者敞開衣服,推開頭巾觀海。然后寫下大觀樓四面的景觀:把東邊的金馬山比作梅賽德斯-奔馳的神駿;把西邊的碧雞山比作鳳凰把北邊的蛇山比作長蛇蠕動;把南邊的鶴山比作鶴,扇動著白翼。四望著大樓,回到浩瀚的滇池,螃蟹和海螺狀的島嶼邊緣,像女孩的發髻和鬢角,在微風和霧中散發著芬芳;一簇簇水生植物和瑟瑟的蘆葦,像鳥兒五顏六色的羽毛,點綴著水中的云天和紅霞。前面,在觀看了滇池和周圍的群山后,作者曾發表過:文人學者們,為什么不選擇這個名勝地的高樓來欣賞呢!在這里,作者在描繪了眼前池中的勝景后,再次由自己和彼此嘆息:不要辜負美麗的勝景!那四周飄香的稻谷,那波光萬頃的浪濤,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風中的楊柳。作者通過寫景抒情,心曠神怡的喜悅躍然紙上。
孫胡翁
下聯勾勒云南的歷史,注重嘆字。追根溯源,作者講述了歷史發展變化的必然規律,展現了一幅有趣的歷史畫卷。作者乘興看夠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聯想起云南風云變幻的歷史,發出了無限的感嘆——千古的英雄豪杰們,都隨滾滾的歷史長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視一代的漢武帝,為了打開西南通途,曾在長安鑿昆明池,訓練水軍;大唐皇帝曾冊封南詔,立鐵柱刻頌功德;宋太祖竟揮鎮紙的玉斧,劃疆立界,讓大理自治;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奉命從甘肅經四川,乘坐牛皮舟,先占云南滅大理,招投吐蕃,繼伐中原,掃清內亂,遷都大部分(今北京),繼滅南宋,定國號為元。這一系列壯觀的場景耗盡了英雄們的移山心力。然而,這一切就像彩樓簾外縈繞的朝云。在珠簾卷起之前,它消失在瀟瀟的暮雨中。這一系列壯觀的場景耗盡了英雄們的移山心力。然而,這一切就像彩樓窗簾外縈繞的朝云。在珠簾卷起之前,它們在瀟瀟的暮雨中消失了。紀念功德的話語都埋在夕陽和農民的炊煙里,有著破碎的紀念碑。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寺廟里的鐘聲,河岸上漁民的燈光,天上南飛的兩行秋雁,山林中文人醒來后霜凍!這怎能不讓人感嘆呢!
20世紀60年代,副總理陳毅讀大觀樓長聯后,寫詩贊道:"滇池眼中500里,聯想人類5000年。腐朽制度終于崩潰了,新興階級勢如磐石。詩人窮死不可惜,長聯至今是預言。"可見新中國領導人對副長聯的評價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