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傳統建筑民居有哪些特點?
畬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部分分布在江西、廣東、安徽等地。他們自稱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說明他們的生活環境與山有關。長期以來,畬族為主要生活方式,歷盡艱辛險阻,不斷遷徙,從祖籍廣東潮州鳳凰山遷徙到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歷史上,畬族人過著刀耕火種、游移不定的生活。為了適應這種生活方式,他們結廬山谷,竹為籬,伐地為戶。也就是說,在山谷中建造一個簡單的山棚,被稱為草寮或草屋,用竹木作為支柱和支撐,用茅草做草簾作為瓷磚,用小竹片和蘆葦秸稈做柵欄,用木條做門窗……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來自大自然。明清以后,畬族人逐漸趨向于定居農業,也開始建設適合定居的民居建筑風格,從茅草屋土木結構民居過渡。
民居選址
畬族人稱自己的房子為寮,按建筑材料分為草寮、木寮、瓦寮等。他們通常選擇離縣城不遠的山區建房,然后形成村莊,主要是山坡、陽光、風和水。在村莊周圍種植松樹、楓樹、木、栗子、竹子等樹木,在自己的房子前后種植果樹或竹子,可以實現村莊樹可以擋風,樹可以儲存水的社區環境觀,不僅凈化了村莊的空氣,而且實踐了社區諺語導致風水畫成龍的藝術理念。
屋宇布局
現在的畬族房屋大多以土木結構瓦房為主,分為平房和樓層。
平房的布局基本上是方形的,屋頂是金色的。房子分為大廳和廂房,即中間大廳和兩側的廂房。中間大廳分為前后庭,中間用木木制屏風,兩側有一扇小門,左門頂部有神龕,右門頂部有祖先的位置,后庭用于放置日常雜物。左右廂房分別分開,包括四間,右廂房后部為廚房,其余三間為臥室。
樓層多為兩層,上層用于儲存糧食和雜物,下層用于居民,樓上有走廊到平臺。下層的空間分布與平房的布局基本相同。
畬族民居,小則住一兩戶,大則房即村,村即房,形成大房村。位于福建省霞浦縣崇儒鄉樟坑村的大房子更具代表性。該房屋位于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建于1850年,俗稱樟坑大厝。建筑面積3266平方米,由三座整體連接的大厝連接,長52米,深6米。大屋有99根柱子,9廳44間房,大屋外墻有7.5米高的馬鞍形防火墻。花鳥魚蟲和五顏六色的裝飾雕刻在柱子、門窗和神龕上。居住在房子里的藍姓畬民,同根同源,人丁最旺時有150多人,相當于一個自然村的人數。現在房子里還住著十幾戶人家。
畬族古民居多為深宅大院,大廳高大寬敞。神龕和窗欞用木雕和浮雕裝飾。大門和天井用石雕裝飾,前照墻,后照墻。大廳、臺基和墻壁由三合土制成,兩側高于屋頂的山墻為防火墻。每個房子都是一個小莊園,有著獨特的魅力。
屋宇營造
畬族人建房,一般是一戶建房,一戶幫工。幫工只用酒飯,不用工資,體現了畬族人互相幫助的良好傳統。他們建造房子的基本方法是先打基礎、柱子、梁,搭架子,然后在屋頂鋪瓷磚,最后砌墻、建爐子、鋪地板、裝飾房子。一般來說,建造房子不會一次完成。你會選擇在農忙的時候少做或不做,在農閑的時候多做。
在建造房屋時,一些關鍵環節也應遵守畬族的民間習俗和傳統。例如,在建造之前,我們應該選擇黃道吉日奠基,以便做好房屋的基礎,然后我們可以開始分割材料、柱子和其他建筑工作。
上梁是畬族建造房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應該選擇吉日,然后準備肉、酒和蔬菜,以及草鞋、木屐、雨傘、墨硯、鏡子、胭脂、梳子、花線、紅帶和其他物品來祭祀魯班仙女。請開車。上梁時間一到,鞭炮就立刻齊鳴。木匠把裹著紅布的正梁架好后,主人用親戚朋友送來的米飯和紅布壓在梁上,把準備好的饅頭分給大家,示好彩頭,并在晚上邀請工匠、親戚朋友表示感謝和慶祝。
房子的主體結構建成后,應該選擇吉祥的日子來建造爐子。她的廚房大多位于角落里。爐子的墻上是爐王和爐婆的神龕。爐子上串聯著三個小鐵鍋。這兩個爐子可以同時燃燒。烹飪和烹飪是正確的。里面的鍋里裝滿了熱水。在木鍋蓋的中間打開一個小圓形鍋蓋,方便取水和保溫。
爐子高到小腹,方便烹飪。火爐的眼睛和爐子之間有一堵墻,不僅可以阻擋煙灰,還可以放置調味料。廚房板放在爐子的左邊,下面是一個倒臟水的小池子,把臟水直接排到外面。一個約兩平方米的三角形區域規劃合理緊湊。旁邊有八張仙女桌和長凳,吃飯和接待客人都非常方便。
進屋也要選好日子。進屋時,全家動員,家人手里拿著工具、火炬、燈籠等。,象征著繁榮。戶主肩上扛著爺爺的香爐、斗燈和火盆,一路往火里撒鹽,發出爆炸性的爆炸聲,說明他很富有。到了新房子,按一代又一代的大小一把爺爺的香爐和斗燈搬到大廳的桌子上,點燃香味和蠟燭。那天晚上,我想在新房子里招待客人和朋友。
畬族民居,從最初的選址、材料選擇、梁,到后期的裝飾,充滿了畬族歷史發展中積累的民族智慧,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