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玉皇閣古建筑群:滔滔黃河經閣北,巍巍仙閣插云間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它的名字叫貴德玉皇閣古建筑群。整個建筑造型華麗、華麗、高聳。有句話叫黃河經閣北,仙閣插云。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貴德玉皇閣的古建筑群。
位于青海省貴德縣北街北端的貴德玉皇閣古建筑群,建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文廟、文苑、玉皇閣、武廟、城隍廟等建筑,氣勢磅礴,布局獨特,古樸典雅,是青海保存較好的古建筑之一。貴德玉皇閣古建筑面積4915平方米,現有大廳11座,東西陽臺46間,鐘鼓樓4座,牌坊1座,亭廊23間,明清壁畫62平方米,明清建筑彩畫940平方米。貴德玉皇閣古建筑集儒、到、佛、神為一體,摒棄門戶之見,相互依存,其格局在國內罕見。廟觀庭院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大殿廂房優雅大方,氣勢恢宏。文廟花園和民眾教育館是園林建筑,亭軒長廊,曲折迂回,風格獨特。198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筑中的寺廟建筑由格星門(牌坊)、盤池、戟門、鄉賢名宦祠、七十二賢祠、大成殿組成。大成殿供奉有偉大先哲孔子的神位,一直是文人祭祀集會的場所。
貴德玉皇閣古建筑集儒、道、神于一體,摒棄門戶觀念,相互依存,在國內罕見。廟觀庭院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大殿廂房優雅壯麗。
當你登上玉皇閣時,你有一種出生在天空中的感覺。你可以環顧四周。南望,你可以看到整個貴德古城的形狀。北望可見古城墻、黃河、丹霞峰,層層疊疊,格外壯麗。
古建筑中最具地標意義的是明萬歷時期初建的玉皇閣。它的建筑包括山門、大廳、東西大廳和玉皇閣。玉皇閣,又稱萬壽觀,是整個建筑群中的第一個,被稱為仙女閣插云,高26米,有一種出生在天空中的感覺,在天空中昂首闊步。磚上有三層樓閣,供奉天地人三才,整個建筑拔地而起,高聳。
玉皇閣,又稱萬壽觀,高26米。山門為中柱硬山建筑,明間中縫安通間門,兩側筑墻,前后形成明廊;大廳也是一座硬山建筑,有三座寬闊的房間,四柱分心,前后走廊。底面為正方形,基礎基礎高1.4米。然后在9.9米高的磚塊上覆蓋土壤,建造正臺基礎,建造三層樓閣。一層金柱連接兩層檐柱,三檐柱坐在二層匝梁上,中間四根內金柱為三層通柱。三層平梁上安24救五踩斗拱。整個大木結構榫卯互鎖,受力合理,承壓均勻,結構嚴密。龍鳳花板裝飾在每層前方下方,一層門兩側有六幅磚雕草花,雕刻精美,寓意深遠。青瓦歇山頂吻獸齊全。正脊中間有三尊青獅白象背寶瓶,展現了北方古建筑的特色,加上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彩畫,使整個建筑看起來華麗而華麗。
在玉皇閣的三層樓閣中,頂層是天,立玉皇鍍金精致木雕,中間是地,立地神畫木雕,下層是人,畫秦始皇贏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清康熙帝玄燁等。天地人共奉,包含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整個建筑拔地而起,巍然高聳,登上其中,頗有凌空出世的感覺,更能環顧四周,南望則整個貴德古城的形狀一覽無余,北望可見古城墻、黃河、丹霞群峰。
貴德古城的地標既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具有軍事防御的功能。在貴德的古八景中被稱為仙閣插云。
在玉皇閣古建筑中,文廟和玉皇閣的布局是按照中軸線前后遞進、左右對稱的傳統建筑手法進行的。寺廟前面是一座四柱三牌坊,上刻著騰蛟起鳳,穿過牌坊,就是盤池,是學官師生研墨取水備用的水池。過泮池中央的秀才橋,就是文廟的正門戟門,其面闊3間,進深2間,單檐硬山頂式建筑,左右廂房各3間,卷棚式屋頂。文廟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是單檐歇山頂式建筑,四角飛翹,雄偉壯觀。孔子的奉孔子的神像,門楣上掛著萬世圣功的匾額。東西廂房是七十二仙祠。西廂房有一個碑刻,是清光緒三年(1877)建立的《學宮碑》。以上主要內容是貴德縣當時修建學宮、振興文化的一些概況,是文廟的重要史料。大成殿東面的文苑,是文廟的花園。
此外,關岳廟俗稱武廟、馬祖廟,由山門戲臺、過廳、鐘鼓樓、東西配殿、正殿組成,供奉關羽、岳飛、馬祖三尊神像。是軍旅、戍邊將士拜謁的場所。城隍廟由過廳、十八層地獄、正殿、地藏王菩薩殿、后臥宮組成。過廳和鐘鼓樓的建筑風格與關岳廟相似,至今仍有20多平方米的情感光緒壁畫。殿內有巨床和被褥,意思是城隍下榻的地方。
玉皇閣建筑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建筑風格復雜多變,木材精致,碑刻、壁畫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水平和旅游觀賞價值。
以上是關于貴德玉皇閣古建筑的整理。我希望它能幫助你理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