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大佛寺:絲綢之路西夏千年古剎
張掖被稱為戈壁水鄉,因其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財產而被稱為金張掖。張掖在絲綢之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如明宣宗朱瞻基所說:甘州,所以甘泉位于中國西部,佛教從中國進入。
張掖大佛寺位于張掖市西南角。原名為迦葉如來寺,又名寶覺禪寺和什字寺。它也被稱為臥佛寺,因為又稱臥佛寺。由于寺大、佛大、殿大,人們習慣稱之為大佛寺。據記載,西夏大師巴巴云游到張掖,坐在地上,突然聽到附近有絲竹的聲音,跟著聲音,但沒有表演者,被懷疑是天樂,然后在天樂的響處挖出一尊碧玉佛像,愿意建造一座大寺廟供奉佛陀,所以在這里建造寺廟,有近一千年的歷史。
主樓貫穿東西方向的中軸線,左右配殿等建筑對稱排列。停在雄偉莊嚴的大廳門前,你可以看到兩邊都是金色雕刻的磚雕。在邊長4.5米、51塊青磚雕刻拼接而成的畫面上,其精致、生動、流暢的雕刻工藝堪稱獨特。
沿著大門前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創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數百年更喜歡有人修水果;視之若醒,呼之而睡,臥游三千世界才知道這個夢是真空。臥佛頭北腳南,面西而臥,睡在大殿中央1.2米高的仰覆蓮花佛壇上,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長約4米,腳長5.2米。造像金妝彩繪,面部貼金,頭枕蓮臺,兩眼半閉,嘴唇微微張開;右手伸在臉下,左手伸在身邊,豐滿端秀,姿態安靜。
如此巨大的臥佛,其結構在全國也十分獨特:木胎泥塑中空,木材搭成架子,用草泥貼成,再用金妝畫成。這是建筑技術與雕像藝術完美結合的產物,可以說是西夏國創舉,也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臥佛的腹部框架有上、中、下三層,前后有11間藏室,頭部有一間,里面藏滿了歷代佛教珍寶和歷史文物。臥佛的第一腳有兩個天空護法。梵天和帝釋天立像各一尊,高7.6米,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對佛陀的虔誠和敬意。第一部大梵天作為中年帝后像,云髻高挽,絲帶飄揚;足部帝釋天作為中年帝王像,面目威嚴,峨冠博帶。
大廳四壁有明清壁畫,包括佛、菩薩、弟子、神將、佛經故事、《西游記》、《封神演義》、《山海經》等。線條流暢,色彩鮮艷,構圖雜而不亂。尤其是《西游記》的壁畫,比《西游記》早200年左右。
最豐富多彩的是佛教藝術展廳。原為萬圣殿舊址,現為佛教藝術精品展廳。整個展覽分為個展覽分為四個單元:流沙古跡、佛光、丹青色、法寶敷傳。它集中展示了碑刻、記事碑、雕像、繪畫、法器、密寶等佛教文物。
貝葉成文,一種真正的理解;慈云普被,千秋寶筏濟蒼生。五個多世紀以來,張掖大佛寺藏經浩瀚,一直被高僧檀越、雅人高士津津樂道。佛經作為傳統寺廟的重要法寶,是張掖大佛寺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佛殿后面的藏經閣里,仍然保存著世界上罕見的明代手書金經《大般若經》、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官方版本《北藏》和數萬件收藏文物。
至于它的發現,據說人們在調查藏經殿時,發現殿內有一堵墻。拆開后,他們發現了12個大經柜。在經柜中,有6361卷明永樂《北藏》經,以及近800卷用真金研粉書寫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這一發現實際上是罕見的,也引出了許多大佛寺僧尼保護文物的感人故事。
大佛寺有姚氏尼姑,法號本覺。前住持圓寂時,認為她誠實善良,把藏經密授給她。幾十年來,本覺默默守護著經卷,始終守口如瓶。直到1975年,人們才在她生前的住所里發現了一扇暗門,其中隱藏著這些稀世珍寶。五年后,本覺塑像被放置在原來的死地,現佛寺后面的土塔廣場。塑像善良而安靜,面帶微笑,仿佛為完成一項神圣的使命而欣慰和自豪。
1992年,著名佛教學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稱贊佛經,尤其是金銀書寫,甚至稱之為國粹和國寶。一定要把它們保存好。著名考古學家蘇白先生四次來到大佛寺,稱贊佛經不僅是張掖佛教文化的歷史見證,也是一部非常精美的書畫作品。1995年6月,題詞是佛經、經柜、經版都是極其罕見的珍品。
站在古樸厚重的大佛殿前,往事如此斑駁滄桑,歷史故事褪色,佛龕上燃燒的蓮花燈依然讓人安靜。
寺廟里有許多古樹。在90多年的刺槐樹上,去年枯萎的豆莢掛在樹枝上,讓冬天看起來獨一無二。紅星楊樹上掛滿了祈福帶,屋檐角的鳥鈴在微風中叮當作響。
走出大佛寺,回頭看山門兩側的佛教對聯。睡佛睡了幾千年,睡不醒,問者永遠問百世,永遠問不清楚。我不知道大佛寺乃至整個世界里有多少秘密,以至于人們懷疑百世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