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壞歷史上第一座佛塔?
12月10日,四川綿竹九龍鎮九龍寺發生火災,寺內一座80多米的16級佛塔毗盧塔被燒毀。由于塔體為全木結構,采用傳統建筑筑技術建造,燃燒效果遠比一般火災壯觀,如蠟燭,場景令人興奮。
后來,當主要媒體報道這一事件時,他們使用了亞洲最高木塔這個詞。這句話準確嗎?
世界上最高的全木結構古塔是遼清寧兩年(公元1056年)建造的佛寺釋迦牟尼塔,俗稱應縣木塔,全高67.31米。就高度而言,它確實不如四川的毗盧塔。然而,如果考驗歷史,這座塔遠不是最高的木塔:建于公元519年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和九級木架。至于塔高,有很多說法,從270米到136.71米不等,但即使估計最保守,也遠遠超過應縣木塔和毗盧塔。
不幸的是,北魏永寧寺塔的命運與最近著名的年輕一代出人意料地相似: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僅16年就被燒毀。
永寧寺塔到底有多高?
作者在北魏著名史學著作《洛陽伽藍記》的第一章中提到了永寧寺:
永寧寺,西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宮前疏門南一里御道西有九層浮圖,架木為之,舉高90丈上有金剎,復高10丈,合去地1000英尺,去北京師100英里。
在這篇文章中,不難看出永寧寺牢牢占據了洛陽數千座寺廟的首席位置。這不僅是因為它是由靈太后建造的皇家寺廟,而且因為永寧寺塔的驚人規模和巨大規模,它已經成為北魏洛陽最突出的城市景觀,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影響。當時,掌握北魏實權的靈太后胡為建造這座塔做出了全國性的努力。
說永寧塔離洛陽100英里就能看到,這是夸張的,那么塔到底有多高呢?
北魏人的兩部作品《水經注》和《洛陽伽藍記》對永寧寺塔都有詳細的描述,但對塔的高度卻有不同的看法。據《洛陽伽藍記》報道,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去地1000英尺。北魏前尺=27.285厘米,1000魏尺相當于272.85米,達到了現代超高層建筑的高度。顯然不可能使用當時的工程技術、土木等簡單的建筑材料。
更可信的數字來自《水經注》,其《谷水》卷記載永寧塔自金露盤下至地49丈,不僅數字具體,而且對高度的上下起止都有相當清晰的解釋。我想這個數字可能過了。此外,《水經注》記載的塔基寬度為14丈,共38.2米,與考古發掘現場測量的38.2米高度一致,也證實了《水經注》記載的可信度。這個高度,在魏書·釋老志還有旁證;洛陽永寧寺佛圖九層,高四十多丈。
《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楊偉之親自來到永寧塔。為什么90丈的離譜數字可能與他對建筑規模的錯誤估計有關。永寧塔第一層的高度幾乎是十丈,而上層則逐層收縮。楊忽略了這一點,將九層估計為九十丈。
雖然摩天大樓沒有272米高,但49丈總共13.7米,再加上塔剎五丈,永寧寺塔的總高度也達到了遼代應縣木塔的2.2倍,這在當時顯然是一個驚人的高度,這是怎么做到的?
土木混合定海針
根據考古發掘信息,永寧寺塔高度近140米,是應縣木塔的兩倍,因為采用了特殊的建筑技術。
在塔的中心,塔制造商布置了一個巨大的墩臺,有五個方形,邊長16.73米。墩臺逐步收縮,類似于金字塔,具有最穩定的機械結構。墩臺上的木質構件與塔周圍的梁柱框架巧妙地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大提高了整個建筑對風和地震的耐受性。
永寧寺塔是該技術的最終發展,始于西周術始于西周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座塔不是一座純木結構建筑,應該稱之為土木結構更準確。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高層結構,清代永寧寺塔被誤認為是陵墓。
據《水經注》報道,永興寺塔以代都(今山西大同)的七級浮屠為基礎,增加并擴展為九級。塔的基本形狀模仿印度和甘陀羅的塔殿。無論是建筑立面還是細致的裝飾結構,都具有很強的域外特色,與中國后代的樓閣木塔大不相同。
焚燒:木結構建筑的命運
公元528年,永寧寺塔的贊助人靈太后胡在河陰的變化中被爾朱榮扔進黃河淹死。六年后的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一代巨塔也走到了盡頭。
三年二月,永熙木塔突然被雷火直接擊中,大火從第八層開始燃燒,并迅速蔓延。當時在位的北魏孝武帝發現火災后,南陽王元寶炬、錄尚書主席孫稚率領1000名羽林軍試圖滅火。由于登塔木梯的寬度只有一米多,士兵們只能提起木桶,螞蟻附滅火,這自然是無用的。很快,木塔宣布不治,1000多名士兵不得不放棄滅火,不要悲傷,流淚。
當時,洛陽的僧侶們自發地參觀了現場。整個首都都充滿了悲傷和遺憾。甚至有三個僧侶也立刻想不起來,跳進火里自焚死亡。據《洛陽伽蘭》記載,火災在三月份沒有熄滅,一年后特別有煙氣。寶塔焚燒半年后,北魏王朝很快名存實亡,分為東魏和西魏,而孝武帝本人則死于宇文泰。
事實上,由于中國古代高檔建筑普遍采用木結構的特點,加上古代防雷防火技術原始幼稚,注定要建造大量宏偉的宮殿和亭子,在過去的歲月里,如著名的紫禁城太和殿,歷史上幾次,與火災有關。
太和殿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建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也叫奉天殿。結果大殿建成不到一年,就被雷擊中,三大殿被燒光。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重建后,在嘉靖36年再次被雷擊焚毀。
從那以后,太和殿一再被建造和燒毀,直到康熙36年(公元1697年)重建,但規模比初始建設小三分之一以上。從明初到最后一次重建,太和殿被燒毀了四次。
由于皇家殿堂的優越地位,太和殿在災后不斷重生,而普通建筑遠沒有那么幸運。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意外之火,一切都可以完全消失,仿佛它從未出現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