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熨斗古鎮-千年驛站古鎮
熨斗古鎮有幾千年的歷史,是川楚古道上的驛站古鎮。熨斗鎮建在喀斯特地貌的溶巖上。現存的古街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筑,尤其是讓三尺地,多占一天的吊腳樓。
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緊緊環繞。雖然經過幾千年的時代變遷,依然保留著過去寧靜、樸素、優雅的風格,頗具小橋、流水、人的詩意。
熨斗鎮是石泉縣歷史上著名的古鎮之一。它可以在40分鐘內到達西鄉縣的高川,大部分時間可以從陜西到四川。據祖居熨斗鎮的老人說,解放前,鎮下的街道上有一扇門。門額上寫著川楚通道四個強大的字符,并在道光簽署了20年。明清時期,每逢集日,四川和陜西的商人聚集在熨斗街上,貿易蓬勃發展。古劇院上演的漢劇魅力悠長,讓人流連忘返。
鐵街上有十幾個百年老字號,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義順和、金盛堂、義順鑫、德茂鴻、昆泰豐、長興久、榮壽堂等。這些老字號大多是藥店和酒店,生意興隆。據70多歲的吳明森說,他的祖先開了一家旅館。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記得每天晚上至少有十幾個馬幫住在他家里,包括四川商人和漢中商人。當時有一首民謠叫白龍下川,黃龍入陜。
白龍指棉花,黃龍指黃紙。也就是說,陜西的棉花是通過熨斗鎮運到四川的,四川的黃表紙和鹽是運到陜西的,這說明熨斗鎮是當時非常重要的商務旅游要道。西河鎮(現名)距熨斗鎮15公里,位于漢江邊,交通便利,市場繁榮。早在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這里成立了魏寧縣,古稱小漢口。早年,四川和陜西的商人趕著馬幫通過熨斗鎮將貨物運到喜河碼頭,然后裝船到漢口。同時,馬幫將從船上卸下的貨物運回四川、漢中西鄉、鎮巴、洋縣等地。
解放后,隨著公路交通的不斷發展,繁華了幾千年的川楚古道沉默了。現在,當你來到熨斗鎮時,千年古鎮的風格仍然隱約可見:青石板街、木門面、古劇院、關帝廟和通往漢中和四川的古代商業道路已經成為見證熨斗古鎮興衰歷史的文物和歷史遺跡。
隨著燕子洞景區的開放,熨斗古鎮也將向游客展示其簡單滄桑的魅力,讓人們品味和追求喧囂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