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建磚雕七大流派特色
隨著新中式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崛地而起,古建磚雕需求量劇增。由于磚雕流派眾多,因地域不同,磚雕風格也各不相同,目前磚雕主要流派有哪些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目前磚雕根據地域來分,可以分七大流派:
1、北京磚雕:
北京磚雕具有歷史悠久;雕刻精致特點;同時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和濃厚的民族風格。在建筑上應用很廣,通常多用在大門、廊子、花墻、迎壁、花窗等處。題材以花卉為主,動物、人物比較少。技法有浮雕、透雕和線刻。風格樸實、健康、穩重。圖案構成嚴緊飽滿。如:卍字不到頭、回紋、等鏤空雕刻。
2、天津磚雕:
天津的磚雕的內容大至可分為:吉祥圖案、亭臺樓閣、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世俗生活、花鳥走獸、博古、嬰戲、古典小說、文字與圖案共十大類。磚雕的題材內容是根據安放的部位不同而變化的。如門樓和影壁上多刻“三星高照”、“韋馱進財”。而屋脊上則常用“平出三級”等圖案。
天津古代建筑的磚雕題材豐富,刻工精良,以薊縣和天津的市區的寺塔、府第、會館、民居為代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天津早期的磚雕,是先在磚坯上雕塑,制模后入窯燒成雕磚,然后稍做加工,即可用于建筑的貼面裝飾。薊縣白塔等三座遼代時期的古塔,就是采用了這種工藝裝飾。由于工藝復雜,成品率低,后來逐步由窯作制件,轉變為在成品磚上的雕刻。清初,天津由衛改州升府,地方經濟獲得以迅速發展。一些家財顯赫的鹽商、糧商、運商紛紛興園林、造別墅。嘉慶、道光年間,天津“八大家”陸續建成豪華的宅院,但是因為受當時清廷對民居建筑等級、規格的限制,不能像北京皇宮、王府那樣紅墻綠瓦、金碧輝煌;又不愿意學江南文人園林的清幽淡雅。為了活躍建筑的氣氛和顯示自己的富有,大都采用精美的磚雕對住宅進行裝飾,因此促進了天津磚雕業的發展。
3、山西磚雕:
山西磚雕是流傳于山西境內的的傳統磚雕技藝。山西磚雕,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山西文化內涵,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山西磚雕廣泛應用于磚瓦建筑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領、影壁、花墻、墀頭、門樓等。2008年山西省以清徐縣為代表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磚雕是傳統建筑的一種裝飾藝術,尤其以民間建筑最為花樣繁多,是古代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
磚雕在民居中的大量運用又與晉商的崛起密切相關。經濟富裕后的晉商競相顯貴夸富,興起講究建房規模和雕刻裝飾,使得原來只用在宮廷、廟宇等建筑之上的磚雕進入民居。磚雕裝飾大都采用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借代、隱喻、比擬、諧音等手法傳達吉祥寓意,表達人們對生命價值的關注、對家族興旺的企盼、對富裕美滿生活的向往、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追求。民間工匠將這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寓意深刻的美好祝愿賦予了豐富的想象力,將其繪出圖案來,然后再按照圖案與工藝程序進行制作。
4、徽州磚雕:
安徽徽州(今安徽歙縣)的磚雕,歷史悠久,雕刻精致,獨具一格,名聞中外。、古代磚雕多以浮雕為主,少數也有線刻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頂,雪白的粉墻,水磨青磚的門罩、門樓和飛檐等,門檻和屋腳(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們也用水磨青磚平鋪,而后用圓頭鉚釘固定在木質門板的表面。象這樣的整體建筑,磚雕裝嵌其中,十分和諧協調。徽州磚雕的圖案,有花鳥、人物、戲出、生活場景和吉祥紋飾等。工藝精細,雕刻工整,運線流暢,主題突出,層次分明。
徽州磚雕是古代徽州漢族建筑裝飾藝術的重要部分,遍及城鄉。至今還保存在明、清時的古建筑祠堂、大廳、寺廟、書院和民居中。磚雕廣泛地應用門樓、門罩、八字墻、鏤窗、民檐、屋頂、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龕座等,使建筑物典雅、莊重、富有立體效果。“門罩迷藻悅,照壁變雕墻。”是徽州磚雕應用的真實寫照。磚雕有平雕、浮雕、立體雕刻,題材包括翎毛花卉、龍虎獅象、林園山水、戲劇人物等,具有濃郁的漢族民間色彩。明代磚雕的風格過趨粗擴、推拙而樸素;明末清初,由于富商們對豪華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磚雕的風格漸趨細膩繁復,注重情節和構圖,透雕層次加深。在見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磚坯上雕出情節復雜,多層樓空的畫面,從近景到遠景,前后透視,層次分明,最多約有9個層面,令人產生精妙無比的美感。
5、蘇派磚雕(也稱蘇州磚雕):
蘇派磚雕是南方地區磚雕藝術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較典型、樸素,清朝特別是康熙、乾隆以后有很大發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細典雅的裝飾風格,被譽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磚雕門樓字碑大都是名人題字,精美的書法和典雅的磚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蘇州磚雕更添了幾分濃厚書卷氣。蘇州曾經擁有二百余明清時代的磚雕門樓,可惜大部分都被湮滅。隨著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對古老藝術的回歸,磚雕門樓又重新為人們所鐘愛,許多現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歡飾以門樓嵌以磚雕。
6、廣東磚雕:
廣東磚雕按技法分淺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規模分組合磚雕(先單個注模,然后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和單塊磚雕。組合磚雕一般用于墻頭、柱頭、照壁等大面積的裝飾,大者需數百塊磚雕組成。單塊磚雕則常鑲嵌于神龕邊框或相飾、座飾等處。廣東選用上等青磚磚雕根據圖案所需逐塊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鑲嵌于墻上而成的。廣東磚雕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室內外的裝飾品。在廣東珠江流域的民居上,到處可以見到磚雕作品,在山墻上壁、大門兩側壁面、門樓、門檐等處,或獨立存在,或與彩繪、灰塑、陶塑等裝飾一處。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線刻等。內容有花卉、人物和動物等。
較之北方磚雕的粗擴、渾厚,廣東磚雕顯出纖巧、玲攏的特點,采用精制水磨青磚為材料,往往雕鏤得精細如絲.習慣稱之為“掛線磚雕”。雕刻手法多以陰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進行,精細者可達七八層,造成景致深遠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葉繁茂,形如錦繡。戲曲人物衣甲清晰。在不同時辰日光照射之下,還能呈現出黑、白、青灰等不同色澤,高光部更煙煙生輝,畫面富于起伏變化。
7、臨夏磚雕(也稱河州磚雕):
臨夏磚雕,是甘肅臨夏的傳統民間藝術,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又吸收繪畫、木雕的藝術特色,使這一與建筑緊密結合的民間藝術,更加完善精美。臨夏磚雕的工藝分“捏活”和“刻活”兩種。“捏活”是先用加工配制的粘土泥巴,用手工模具捏制成龍、鳳、獅及各種花卉鳥蟲等圖案,然后焙燒而成。
臨夏磚雕是臨夏縣一種傳統的建筑裝飾雕刻。甘肅臨夏境內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進義校尉王吉磚室墓中的磚雕飾物,是以土窯青磚為材料,據此可以判斷臨夏磚雕實源于秦漢,是當時民間木雕技藝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