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梁思成與林徽因的腳步探訪晉汾古建筑
1934年的夏天,應(yīng)美國夫婦費正清、費慰梅的邀請,梁思成夫婦到汾陽峪道河避暑,然后他們四人借助毛驢車、小平車的幫助,考察了汾陽、太谷、文水、孝義、平遙、介休、靈石、霍縣、趙城、洪洞、太原等地的古建筑。此行梁思成夫婦寫出了考察報告《晉汾古建筑預(yù)查紀(jì)略》,發(fā)表在1935年的《中國營造學(xué)社匯刊》。在報告的最后一小節(jié)他們寫到:“趙城縣廣勝寺在結(jié)構(gòu)上最特殊,寺旁明應(yīng)殿的壁畫,為壁畫不以佛道為題材的惟一孤例,所以我們在最近的將來,即將前往詳究。晉祠圣母廟的正殿、飛梁、獻殿,為宋天圣間重要的遺構(gòu),我們也必須去做進一步的研究的。”所以1936年梁思成夫婦又一次來到山西,又一次考察了太原、太谷、平遙、汾陽一線,一直到了臨汾、汾城、新絳等地,然后渡黃河去了陜西。
1、汾陽縣峪道河龍?zhí)鞆R
龍?zhí)鞆R舊照
龍?zhí)鞆R的平面布置南北中線甚長,南面圍墻上辟山門。門內(nèi)無照壁,卻為戲樓背面。山西中部南部我們所見的廟宇多附屬戲樓,在平面布置上沒有向外伸出的舞臺。樓下部實心基壇,上部三面墻壁,一面開敞,向著正殿,即為戲臺。臺正中有山柱一列,預(yù)備掛上幃幕可分成前后臺。樓左闕門,有石級十余可上下。在龍?zhí)鞆R里,這座戲樓正堵截山門入口處成一大照壁。
龍?zhí)鞆R里的主要建筑物為正殿。殿三間,前出廊,內(nèi)供龍?zhí)旒胺蛉讼瘛0蠢认虑迩∈瓯f:龍?zhí)煺撸樾萘钯Z侯也。公諱渾,晉惠帝永興元年,劉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節(jié),不愧青天。后人……故建廟崇祀,……像神立祠,蓋自此始矣。......按正殿上梁所志系元季丁亥元順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重建。
2、汾陽縣大相村崇勝寺
寺規(guī)模宏敞,連山門一共六進。山門之內(nèi)為天王門,天王門內(nèi)左右為鐘鼓樓,后為天王殿,天王殿之后為前殿,正殿(毗盧殿)及后殿(七佛殿)。除去第一進院之外,每院都有左右?guī)谄矫娌贾蒙希耆敲髑逡院蟮氖綐樱跇?gòu)架上,則差不多各進都有不同的特征,明初至清末各種的式樣都有代表“列席”。在建筑本身以外,正殿廊前放著一造像碑,為北齊天保三年物。
崇勝寺舊照
崇勝寺舊照
佛造像碑
3、汾陽縣杏花村國寧寺
廊下乾隆二十八年碑說:“敕賜于唐貞觀,重建于宋,歷修于明代。”現(xiàn)存建筑大約是明時重建的。在山西明代建筑甚多,形形色色,式樣各異,斗栱布置或仍古制,或變換纖巧,陸離光怪,幾不若以建筑規(guī)制論之。大殿的平面布置幾成方形,重檐金柱的分間,與外檐柱及內(nèi)柱不相排列。而在結(jié)構(gòu)方面,此殿做法很奇特,內(nèi)部梁架,兩山將采步金梁經(jīng)過復(fù)雜勾結(jié)的斗栱,放在順梁上,而采步金上,又承托兩山順扒梁(或大昂尾),法式新異,未見于他處。至于下檐前面的斗栱,不安在柱頭上,致使柱上空虛,做法錯謬,大大違反結(jié)構(gòu)原則,在老建筑上是甚少有的。
汾陽國寧寺平面圖
4、文水縣開柵鎮(zhèn)圣母廟
圣母廟院內(nèi)古樹合抱,濃蔭四布,氣味嚴肅之極。建筑物除北首正殿,南首樂樓,巍峨對峙外,尚有東西兩堂,皆南向與正殿并列,雅有古風(fēng);廊廡,碑碣,鐘樓,偏院,給人以浪漫印象較他廟為深,尤其是因正殿屋頂歇山向前,玲瓏古制,如展看畫里樓閣。屋頂歇山,山面向前,是宋代極普通的式制,在日本至今還用得很普遍,然而在中國,由明以后,除去城角樓外,這種做法已不多見。正定隆興寺摩尼殿,是這種做法的,且由其他結(jié)構(gòu)部分看去,我們知道它是宋初物。據(jù)我們所見過其他建筑歇山向前的,共有元代廟宇兩處,均在正定。此外即在文水開柵鎮(zhèn)圣母廟正殿又得見之。殿平面作凸字形,后部為正方形殿三間,屋頂懸山造,前有抱廈,進深與后部同,面闊則較之稍狹,屋頂歇山造,山面向前。
至于這殿的年代,在正面梢間壁上有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嵌石。刻石如是。由形制上看來,殿宇必建于明以前,且因與正定關(guān)帝廟相同之點甚多,當(dāng)可斷定其為元代物。
5、文水縣文廟
文廟院正中泮池,兩邊廊廡,碑石欄桿,圍襯大成門及后殿,壯麗較之都邑文廟有過無不及;但建筑本身分析起來,頗多弱點,僅為山西中部清以后虛有其表的代表作之一種。廟里最古的碑記,有宋元符三年的縣學(xué)進士碑,元明歷代重修碑也不少。就形制看來,現(xiàn)在殿宇大概都是清以后所重建。
6、汾陽縣小相村靈巖寺
靈巖寺磚塔
寺院中間天王殿遺址,隆起如冢,氣象皇堂。道中所見磚塔及重樓,尚落后甚遠,更進又一土丘,當(dāng)為原來前殿——中間露天趺坐兩鐵佛,中挾一無像大蓮座;斜陽一瞥,奇趣動人,行人倦旅,至此幾頓生妙悟,進入新境。再后當(dāng)為正殿址,背景里樓塔愈迫近,更有鐵佛三尊,趺坐慈靜如前,東首一尊且低頭前傴,現(xiàn)憫惻垂注之情。此時遠山晚晴,天空如宇,兩址反不殿而殿,嚴肅麗都,不藉梁棟丹青,朝拜者亦更沉默虔敬,不由自主了。鐵像有明正德年號,鑄工極精,前殿正中一尊已傾欹坐地下,半埋入土,塑工清秀,在明代佛像中可稱上品。
靈巖寺鐵佛像舊照
林徽因仰望鐵佛
靈巖寺各殿本皆發(fā)券窯洞建筑,磚砌券洞繁復(fù)相接,如古羅馬遺建,由斷墻土丘上邊下望,正殿偏西,殘窯多眼尚存,當(dāng)為明代遺物。磚塔在正殿之后,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這塔可作晉冀兩省一種晚明磚塔的代表。
靈巖寺舊照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