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歷史建筑保護獲雙贏
南宋御街夜景
近年來,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啟動實施了歷史建筑保護工作。通過“科學保護、合理利用”,形成了以文脈保護、民生改善與城市有機更新融合發展為特色的“杭州模式”,為“美麗杭州”增添歷史韻味和人文光彩,為改善民生和城市建設開辟了新的途徑。短短幾年內,3次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榮譽。
創新推進歷史建筑保護
歷史建筑是一項在“家門里”的工程。在具體實施中,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率先建立“應保盡保、有序遞補”機制,克服歷史建筑風貌保護和現代使用需求結合難等難點,創新了具杭州特色的保護理念、保護方式和激勵機制,形成了政府、業主、市民、專家、媒體“五位一體”,文脈傳承、民生改善與城市融合發展的多層次保護體系。
南宋御街夜景
在歷史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民生改善之間,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創立“分類保護,綜合保護”模式,實現歷史風貌保護與民生改善的多贏。在“修舊如舊、原汁原味”原則指導下,創新“評估定級、分類修繕、一幢一策、綜合整治”的保護方式,科學設定建筑等級,分級確定修繕使用標準。將歷史建筑的保護與西湖、運河、南宋皇城大遺址保護、危舊房改善等重點項目結合,實施綜合保護、有機更新。在對建筑進行修繕、恢復歷史風貌的同時,還合理增配廚衛、排污、消防等設施,更新老化的水電管線,拆除違法搭建,改善周邊綠化環境。創造性地將現代環保技術運用于老房子中,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適性,實現了老建筑、原風貌、新價值。
傳承延續杭城歷史文脈
杭州的歷史建筑保護工作,成功搶救保護了336處自明朝末年直到20世紀80年代,地理跨度從6個老城區拓展至蕭山、余杭及周邊5縣市,總建筑面積50余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筑保護“點”。成功修復了北山街、中山路、小河直街等多條沿山、沿河、沿街分布的傳統風貌集中“線”,完整保護了梅家塢、留下老街、拱宸橋西等26處,風格迥異的成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面”。
北山路旁秋意濃
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通過歷史建筑保護,保留了以南宋御街·二十三坊為代表的南宋文化,以小河直街、橋西街區、大兜路等特色街巷為代表的運河文化,以及以南山路、北山路為代表的民國商業風情文化,延續了“老杭州”最根本、最典型的歷史文化脈絡。同時,為西湖、運河申遺成功以及良渚遺址申遺助力,提升了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和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