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寺院建筑文化,看寺院布局設計!
寺廟布局的變化顯示了寺廟文化的發展背景。寺廟,這個詞最初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字,如大理寺、紅路寺等。東漢初年,漢明皇帝在紅路寺安置了兩位西方僧侶和一批白馬(當時相當于外交部和外交辦公室),并將紅路寺改名為白馬寺。從那時起,寺廟逐漸成為佛教道場的一個特殊術語。
隨著歷史的推移,中國佛教寺廟的布局也在發生變化。寺廟最初以塔為中心,逐漸過渡到塔和寺廟,最終轉變為以寺廟為主體的模式。
我們現在所謂的寺廟模式是在宋代形成的,即佛教寺廟通常朝南,沿著山門的南北中軸線,保持一定的合理距離,建造幾個宮殿。主要宮殿大致按以下順序建在中軸線上:
山門-山門殿-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要供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閣)。
此外,如果是禪寺,中軸線東西兩側有對稱建造的小配殿及輔助設施,通常包括鐘樓(東)、鼓樓(西)、伽藍殿(東)、祖師殿(西)、客廳、禪堂、齋堂、宿舍、浴室、寮堂、西凈(廁所)、放生池等。
以上是常見的寺廟建筑模式。由于地理環境、地形等原因,一些寺廟的建筑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佛教寺廟建筑形式。
一、山門和山門殿
山門是進山進寺的大門。最早佛教寺廟大多建在山林中,所以有這個名字。通常中間有一個大洞門,左右有一個稍小的洞門。它象征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天相門、天作門),所以也叫三門。佛教寺廟的山門即使只有一扇,也叫三扇。山門是僧俗的界限。
如果山門設置為牌樓形式,則山門后面建有山門殿。通常是信道式長方形建筑。寺廟左右兩側各塑造一尊密跡金剛,形狀為手持金剛杵的力士。佛教傳入中國之初,根據佛經的記載,只有一個密跡金剛力士。隋唐時期,為了迎合中國強調對稱美的習俗,他們在一起。左尊怒顏張口,右尊怒然閉唇。明朝以后,山門殿的力士被封神演義中的哼(鄭倫)、哈(陳奇)二將形象所取代,逐漸漢化。
二、彌勒殿(天王殿)
山門殿后面是一座長方形的彌勒殿。寺廟供奉彌勒,因此被稱為彌勒殿。寺廟的東西兩側分為四個天王,因此也被稱為天王殿。彌勒背面的隔板后面塑造了韋陀佛像,背靠背。大多數彌勒殿前都有一對石獅(左雄右雌)守衛寺廟的門。石獅外面有一對石燈柱,底座是須彌山,上面有透明的石燈。
一些受地形限制或規模較小的寺廟往往沒有山門和山門殿,而彌勒殿的三扇門代表了寺廟的三扇門,因此彌勒殿也被稱為三門和山門。
三、大雄寶殿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寶殿,又稱主殿和正殿。大雄寶殿通常是寺廟中最高的建筑,為重檐歇山。寺廟的主要佛教活動通常在這里進行。
寺廟的主尊是佛陀釋迦牟尼尼,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為大雄,意思是英勇無畏,法力無限,能降服群魔。因此,這座殿被稱為大雄殿。
大雄寶殿供奉的雕塑可分為三類。一是大殿中央供奉主尊佛像;二是東西兩側配備18個羅漢或20天或12個圓形圖像;三是主尊像背面是大島觀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賢、觀音)。
大雄寶殿前的院子中間有一個大寶鼎,通常刻有寺廟的名字。大殿前左右有一對旗桿,旗桿頂部有一個旗桿。在佛教的重大節日里,六色佛旗將升起,這是佛教的九個標志之一(其余八個標志是塔、法輪、蓮花座或須彌座、光、佛胸wàn、念珠、菩提樹、法衣或佛腳印)。
四、本寺主要供佛菩薩殿
大雄寶殿后面是供奉佛(菩薩)的寺廟,名字直接冠以佛菩薩的稱號或法號。比如福建南普陀寺,中軸線大雄寶殿后面是大悲殿,主要是大慈大悲菩薩觀世音;河南洛陽白馬寺,大雄寶殿后面是接引殿,西方三圣,中間人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菩薩,把世界帶到他們的極樂世界。
五、法堂
法堂,又稱講堂。是高僧大德講佛法的地方,是寺院重大佛教活動的地方,如方丈升座、傳戒期間設戒壇等。
法庭中央設有講臺和法庭座椅。法庭座椅后面的木板屏幕上經常畫獅子吼。因為佛教經常把這句話比作獅子吼。臺下有一個香案,兩邊都有席。
小一點的寺廟不專門設法堂,只占據某個殿堂的一側,或者在藏經樓設法臺,供方丈、高僧講法。
六、藏經樓
寺廟主供佛(菩薩)大殿后,建有寬大明亮的藏經樓(或閣)存放佛經。經書種類繁多,通稱三藏十二部。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經藏,即佛教的教義、理論、思想和方法;二是律藏,佛教的戒律;三是論藏,是菩薩和佛教大師解釋、討論或發揮佛教經典的論文。根據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將十二部分為十二類。
七、配殿
中軸線東西兩側有對稱建造的小配殿輔助設施。這里只介紹伽藍殿和祖師殿。
1.伽藍殿位于大雄殿右側。伽藍殿正中塑波斯匿王,左塑靈陀王子,右塑孤獨長者。這是三個父子。殿兩側塑18伽藍,是守護和祝福僧伽藍(佛教徒修行的地方)的18位伽藍神。禪寺以本山土地為守護神,又稱土地堂。
2.祖師殿位于大雄寶殿左側。以禪寺為例,祖師堂通常塑造初祖達摩,左塑六祖慧能,或馬祖,或寺內開山祖師,右塑百丈大師或寺內貢獻突出的祖師。
在整個寺廟建筑中,寺廟的東側(左側)是僧侶的生活區,西側(右側)是云水堂,即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僧侶的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