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老北京胡同里有這么多寺廟?
歷史上,北京的寺廟和胡同社區與平民的生活密切相關。他們的外表、角色、功能和作用與現在大不相同。
北京有多少座寺廟?據統計,從1750年到1950年,北京內城明永樂皇帝遷都后最早修建的至少有1500座寺廟,即舊城凸字形的上端——不到40平方公里。
這意味著平均每平方公里大約有40座寺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站在當時北京內城的任何地方,都會有一座離我們近150米的寺廟。
在一條300-500米的普通胡同里,幾乎應該有兩三座寺廟。這座寺廟的密度非常可觀,即使是羅馬、巴黎、倫敦等許多祭祀場所,也無法與之相比。所以問題是,1950年離我們不遠,為什么在那之前需要這么多寺廟,人們用這些寺廟做什么?
關于中國城市寺廟的作用,首先研究的是具有外在視角的美國人。
學者霍姆斯·韋爾奇認為,(中國)寺廟提供的三種公益功能:西方世俗機構提供的公園、旅舍和養老院。另一位美國學者韓書瑞提出,寺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戲劇、市場、慈善救濟、醫生講座、外人投訴、節日香、書籍、出版、藝術休閑活動,這些公共活動幫助北京建設共享城市文化,最終幫助形成各階層、各種身份的北京市民身份。
我認為這是我的家,這對延續一個城市的活力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解決城市中不同群體的利益和概念沖突,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城市的一員,共同熱愛和建設它,中國古人有自己的解決辦法。
具體來說,北京的寺廟曾經承擔過公共生活的重要功能?首先,談談公園。1914年,時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謙將國家世界開放為中央公園(1928年更名為中山公園),被稱為北京的第一個公共公園。但我們以前沒有公園嗎?事實并非如此。
每年丁香開放時,法源寺的香雪海會吸引多少人欣賞鮮花。至于大覺寺的玉蘭和紅螺寺的銀杏樹,游客在觀賞季節會如織。這些不是公園嗎?
據時人記載,從正月到臘月,北京人外出游玩的目的地很大一部分都與寺廟有關。
在過去的北京,寺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組織人,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
通過寺廟等公共空間,我們發現了老北京城市生活的三個特點:
首先,在過去,北京以胡同為基本的社區單位。胡同是一個生活空間、商業空間和行政空間。雖然麻雀很小,但它有各種各樣的內臟。在這里,不同于員工和家庭主婦的商人,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基層社會中發揮了人際關系的核心作用。
其次,圍繞寺廟形成的社區社區具有相當大的主體性和自治性。不同行業形成的聯盟可以實現良好的自主管理。
最后,胡同是一個人的空間。一個人經常出生在這里,生活在這里,愛在這里,死在這里。它為人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提供了空間,也構成了核心紐帶。
更重要的是,它滿足了人類情感、審美和超越的需要。
它與我們現代公共機構的根本區別在于,胡同是一個多義的空間,它直接面對生活和整體的人,而不是人的某個方面。
至于寺廟,那是一個有神的地方。這個中國的神是最高道德標準的化身是因為道德和標準,人才才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