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廟:西北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
天水伏羲廟是西北地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是伏羲所在地。據說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祖先。天水伏羲廟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紀念品"三皇"伏羲的明代建筑群之一。
伏羲寺坐北朝南,建在街上。院子里有很多套,四進四院,宏偉幽深。廟內古建筑包括戲樓、古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見易亭、鐘樓、鼓樓、鶴廳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樂山院、展廳等6座。共有76座新舊建筑。整個建筑群包括拱門、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
進入大門牌坊,即進入正門。五個門面,共寬18米,深兩個。正中門楣,原掛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書法家胡志宗"與天地準"巨匾一側,現懸掛"太昊宮"匾一,含義相同"與天地準"類似地,都是對伏羲造福人類的恩德的贊美。伏羲廟的正門,雖然也經過清代局部修繕,但其主體部分,仍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風格,實在是可貴。到目前為止,屋頂完好無損,正脊兩端施龍吻,尾向內,背獸齊全,中央放寶瓶;脊裝飾牡丹。這套簡約典雅、玲斑透明的飾品構件,具有相當高的工藝和藝術價值,引起了國內眾多建筑專家和藝術家的關注。走進前院,可以看出院東有一棵古槐,傳到唐代種植。歲月流逝,已超千年;盡管經歷了多次戰爭和自然災害,讀盡了人間春色,依然昂然挺拔,令人驚嘆。
文祖殿迎面而來,是一座碧瓦覆項、結構宏偉的大型古建筑,即文祖殿。這座殿雖然是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重建的,但其繪畫風格卻保持著明代暖色調,受到專家的好評。穿過儀門,來到中院。因為場面開闊,讓人心曠神怡。這是伏裁廟建筑群的中心部分。中間位于一月臺,殿、亭、亭、亭,高下相間,與院內星羅棋布的株參天古柏,構成有機整體,趣味盎然。
先天殿,又稱正殿、大殿。伏羲廟建筑群主體建筑位于中院后部中央。殿宇位于寬闊的露臺上,莊嚴宏偉。重檐歇山頂襯龍吻脊,雕刻天宮寶剎,高貴典雅,氣度非凡。雖然經過多次重建,但仍呈現出代代風格。上檐殿七架,下檐周匝回廊,間架結構自然,比例合理。前明間、鳳、鶴、糜鹿等吉祥物圖案雕刻在前明間、次間、盡間隔的門窗上,飾以牡丹、艾葉、松枝等植物,華麗精致。
先天殿露臺東西分為鐘樓(鼓樓)。宮觀寺常設建筑,所謂暮鼓晨鐘。十年至十二年清嘉慶(1805)創建于1807年,均為六角形保存尖頂,小巧玲瓏。原來都是封閉式的,只留一面為門,現柱間的雕花窗欞已全部拆除,與亭異。民國29年(1940年)第十三臨時教養院進駐伏羲廟后,鐘樓因火災被燒毀,清代大鐵鐘下落不明。1988年天水市博物館恢復重建現有鐘亭。
朝房、中院、第三院均有,分為先天殿前東西兩側和太極殿前東西兩側,相對對稱分布?,F有太極殿東側有三個房間。房間懸在山頂上,有土木結構。朝房是仿宮殿式建筑設置的。按照古代的做法,文武官員在朝房前做準備,或者洗澡或者穿衣服,然后等待金鑾殿的朝鐘鼓聲。文官住西朝房,武官住東朝房。
碑亭(碑廊)原位于先天殿西側。1955年,天水師范搬進伏羲廟后,占用碑廊,將碑廊翻過來。1990年,儀門內側東西新建了兩列碑廊,共10間。所有碑街都可以放置在天花板和磚混結構上。
天水伏羲寺在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探索明代建筑藝術、考察天水地方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物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