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儒鎮-前童古鎮
寧波寧海縣有一個文化古鎮,一直被稱為江南第一儒家鎮。前童古鎮文化遺產深厚,是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城鎮,被譽為活民間博物館,五工匠文化歷史悠久,元宵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前童古鎮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自從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住在迪功郎的始祖童黃,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發現了這個風水寶地,山川環繞,不堵,藏風得水,于是全家從臺州的黃巖遷徙到這里,因為住在惠明寺前,所以叫前童。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將前童古鎮作為他著名旅游筆記的開頭。三月桂丑(公歷5月19日),從寧海出西門,云散日光,人意山光。”
前童古鎮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史古建筑,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
1、童氏宗祠
童氏宗祠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代大儒方孝茹親自參與設計,因此西廂曾是方效儒祠。童氏宗祠總平面布局從南到北分別為正門、戲臺和天井。東西兩廂和正廳是封閉的四合院。正廳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風格,通進深8.4米,通面寬13.5米,共三間二弄。宗祠穿斗提梁混合結構的木架、蠶臥雀替、圓柱基、五鳳樓形舞臺在全國也很少見。大廳里有32個大圓柱,像32個棋子,隱含著一盤棋的意義。西廂腳樓四柱散成八字形,上小下大,四角有下垂的擋風板,洗去了明朝皇城的建筑風格,被專家譽為國內罕見的結構。事實上,這種建筑風格始于南北朝,興盛于隋唐,因為這里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至今仍有保留。
2、明經堂
道光年間,天井鋪有獅子滾繡球圖案,故又稱獅子名堂。大門上掛著道光皇帝的禮物,浙江省學政所立的明經牌匾。屋檐廊的月亮是海馬紅梁。蛋糕雕刻有梅花藏龍圖案和屋脊中間堆積的太極雙魚座。門上的八仙是儒家思想與道教文化的有機融合。
3、群峰簮芴
建于清乾隆的馬頭墻上,有群峰年間和清流映帶字樣,體現了這座房子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主人的胸懷。院子里的閣子木窗雕有不同的圖案,充滿了主人的希望。房屋名稱的由來和各種精美的浮雕木雕是前童深厚耕作文化的集中體現。
4、職思其居
它的建筑布局和結構體系充分體現了這個臺式居民的特點,滲透著濃厚的儒家文化思想。天井用黑卵石鋪成的梅花鹿圖案,寓意福、祿、壽、禧,沿路鋪有連環銅錢,象征著金錢鋪地。墻上貼著歷代主人中舉捷報。除四個縣令外,這所房子的后裔人才輩出。塔山啟蒙學校成立于1905年,是前童建校之初的典型書香門第。
5.民間博物館
民俗博物館的地址原本是童寶軒叔叔的房子,也就是童氏七世祖童伯禮的老房子,請方孝茹來前童講課。作為當地糧倉,現已成為浙江村第一個省級民俗博物館。面積880平方米,展示了前童古村落的歷史演變、社會變遷發展歷史、村民原始生活用品、農業、農業用具、工業工具、民間工藝品等物品,是古鎮民俗文化無盡的宮殿。
博物館里展示了許多關于兒童出生和女兒嫁妝的物理圖片。可以看出,古人在設計一些程序時精致細致。他們過著非常嚴肅的生活,把生活當作一種政治和藝術生活。孩子出生后的各種程序和女兒嫁妝的分類讓人感到充實和豐富。
前童古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自明朝中葉以來,農歷正月十一以后,前童的街道和小巷將變得熱鬧起來。圍欄下、下葉等附近村莊的農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鑼鼓聲響徹天空,傳遍山野。還有各種民間藝術,體現了古老的傳承。
走進前童古鎮,似乎讓你忘記了世界上的糾紛和復雜性。在水渠縱橫的小巷里,潺潺的流水從家家戶戶流過。生活是如此的舒適和悠閑。這里有很多曲徑和小巷。如果你不小心,你會迷路,甚至不知道該怎么辦。
仔細走訪每一條街道,體驗前童祖先布道的智慧,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前童建村踐行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學,每一棟建筑都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實現了整個村莊形式與功能的有機結合。鎮上建筑密集,街道狹窄,但行人可以通過,恰到好處。大部分屋基都是根據當地情況選擇大卵石,街道鋪成小卵石,這是前童為了節約成本而采用的一種非常聰明的設計。
這些房子為幾代前童人遮風擋雨,給前童人帶來了多少溫暖。木結構建筑看似平淡無奇,但前人付出了無數艱辛。磚瓦背后,有一縷悠長的古韻,也有一個沉重的滄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