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古建筑、古村落的歷史被掩藏起來了
每一座古建筑、古村落都有過一段蕩氣回腸的故事,有一些值得我們去探究的人和事。但歲月老人卻試圖用它那厚重的帷布將這些古建筑、古村落的歷史掩藏起來。
然而,當我們拂凈塵埃,靠近它們、了解它們的時候,才發現它們神秘的面紗下面,都有著各自曾經的輝煌與落寞......
楪村炮樓
位于新興縣車崗鎮楪村,建于民國,青磚瓦木結構,座東向西。整體建筑寬11.3米,深7.6米,建筑占地面積85.9平方米。整體建筑由門樓、圍墻、炮樓組成。前為門樓,硬山頂,人字封火墻,門樓門口石門夾,有趟櫳門,封檐板有花鳥木雕紋飾,門樓山墻與圍墻接連。進入門樓為炮樓,炮樓用水磨青磚砌墻,做工精細,樓高六層,各層內為木板樓,四邊墻體有炮眼、槍眼,槍眼和炮眼用麻石做眼框。第六層樓面為鋼筋水泥,四邊護欄用花瓶式石灣陶瓷裝飾。該炮樓建筑用途是防盜、防匪、居家等。現炮樓結構保存尚好。
李耀漢大屋
位于新興縣天堂鎮朱所村,建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又稱“李務本堂”。大屋的主人李耀漢解放前曾任廣東省省長、粵軍第六軍軍長、桂軍第五軍軍長等要職。相傳從1920年起,李耀漢雇用400名民工,花了整整九年時間,建造起一座四周高墻圍繞、碉堡護衛的花園式大屋。大屋所有建筑材料精工細作,嚴格規范,所用磚材為打磨而成的規格磚。
大屋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座北向南,整體建筑主要有門樓、主體、廂房及院落組成。主體分為兩座大屋和“捷威樓”。兩座大屋同為三進二井式雕梁畫棟、門窗磚雕拱劵的大屋。兩座大屋內外結構一樣,青磚瓦木結構,硬山頂,人字封火山墻,博古脊。正門花崗巖石門夾、石門枕,花崗巖石板勒墻腳,梁架、柱采用進口木材。內部裝飾高雅,用的都是酸枝、坤旬家具,裝有木雕花飾。左右兩廂分別為電廠、倉庫、廚房、車房、馬房、兵房、炮樓、哨亭等。“捷威樓”樓寬16.5米,深17.68米,面積1167平方米,歇山頂,為四層中西結合建筑。一樓全為石板結砌,二、三、四樓為水泥鋼筋結構,外加石米批蕩。四樓后面兩角有哨亭,樓前有陽臺。“捷威樓”后面建有圍墻,左、右角建有炮樓,炮樓及圍墻均為土舂墻。圍墻將整座大屋環圍,形成一個大規模的院落及建筑體。大屋現建筑保護較好。1987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布乾八角樓
位于新興縣東成鎮布乾村,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由村人葉誠宗倡建。樓座落在魚塘中間,四面環水,座北向南。面寬13.8米,深16米,高約18米,建筑面積883.2平方米,分四層。墻厚57厘米,三行一橫五層青磚結砌,底部用花崗巖石板為基礎,門前兩石板引橋,樓房堅固,作防御設施,1940年被日本飛機轟炸,內部各樓屋到頂層已被毀。
良洞古宅
位于新興縣簕竹鎮良洞村。良洞村“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廣東溫氏集團的“大本營”,全村“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電視”100%,學生入學和鞏固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100%,呈現出一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更為難得的是,村中保留著清朝、民國時期的老房子,與一幢幢嶄新的樓房和諧共處,祖祖輩輩在這里享受著安穩富足的生活。
悅塘古民宅
伍茂根宅位于新興縣太平鎮悅塘村委會悅塘村,建于民國年間,座東向西,中西合璧風格,六間房并排,建筑式樣一致,當地俗稱“六間”。總面闊21.6米,總進深為12.45米,總面積538平方米。高兩層,青磚砌筑,每間前面開門口,石板門框,正面屋頂有西式山花,陽臺有菱型裝飾的水泥沙欄桿,建筑精細,是高質量的近代民居。
社圩古民宅
以鄭耀材宅為主的建筑群,位于新興縣太平鎮社圩村委會村頭村,建于清朝,青磚瓦木結構,座北向南。鄭耀材宅一路三進,由三個一廳兩房兩廊單元建筑組成,面寬10.2米,進深30.8米,占地面積314.2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素瓦當,轆筒瓦面,木雕封檐板,八板大石勒墻腳。首進大門居中,石門框、石門墩、三進內部設置一樣,前天井兩廊,后一廳兩房。天井鋪青磚,周邊砌巖石板,兩邊廊房嵌有梅花窗。該村古民宅對研究嶺南清代建筑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