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900年歐公祠香火不絕,牌坊等古建筑保存至今!
說起擺渡濟人,不少人會想起沈從文小說《邊城》中的祖孫倆,他們純樸善良,抒寫了邊城的人性光輝。而在900多年前的東莞石龍鎮黃家山渡口,同樣住著一位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搖渡老人,名叫“歐東明”。他一年四季不管嚴寒酷暑、白天黑夜,或是洪水暴漲,見有呼渡者必到。后傳其得道成仙,還多次顯靈護佑鄉鄰。
數百年來,后人尊其為“歐仙公”,又感于樂善好施的仙德,立祠堂建牌坊,香火鼎盛,造就歐公文化。1990年,包括歐公祠在內的整個歐仙院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石龍鎮委鎮政府整合歐公祠及其周邊,擴容為仙溪福地歐公文化景區。目前,黃家山村委再度整合資源,村企共建景區的公園配套工程。
一、臨水而筑得名“仙溪”
古木參天,祠堂牌坊。從喧囂熱鬧的石龍鎮營盤三街,進入仙溪福地歐公文化景區,視野豁然開朗。亭臺畫廊、小橋流水……寧靜清幽,宛如世外桃源。
“最早以前,黃家山村被稱為‘仙溪村’,而后又改為‘禾家山村’,最后才改為黃家山。”被稱為黃家山村“活字典”的彭松柏今年已經60多歲了,因為生于斯長于斯的緣故,他對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深厚的感情。他說,之所以得名“仙溪”,這與黃家山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有關。
黃家山村位于東莞石龍鎮新城區北部,與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僅一河之隔,當地人稱之為“沙河”。沙河之水源自羅浮山下的顯崗水庫。秋日陽光下,江風拂面,沙河靜靜地流淌著。不少村民表示,小時候河水清冽,其支流婉轉流經村內溪涌,水聲潺潺,可游泳捉魚,堪稱人間仙境。
二、歐公樂善好施護佑鄉鄰
而被黃家山村代代承繼的還是歐公文化。歐公,字東明,宋仁宗(1023-1063)時石龍黃家山人,年輕時曾到羅浮山師從黃野人學道,暮年返鄉,買舟垂釣,順以渡人。
據歐仙院碑記載,東明濟人利物,樂善好施,“(渡人)未嘗取一錢。遭溺者,拯之;病涉者,濟之”。歐公信奉神佛,常以助人為樂。當地就流傳這樣的故事:歐公一聽到夜間有人呼渡,就奮槳橫渡對岸,見空無一人,又劃回。不一會兒,又聽到呼渡聲,便又調頭接應,可仍不見有人。雖數次回返無人,但他從不忿怒。傳其后得道成仙,還曾多次顯靈,為鄉人擋兵禍、降水災、祛痢疾、后人感其仙德,建廟以祀,后稱“歐公祠”。
11月9日,記者走訪歐仙院中的歐公祠發現,歐公祠雖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但在光緒十年(1889年)由民國東莞縣第一任縣長黃俠毅組織重修后,祠堂建筑物成為水磨青磚砌成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有內院天井,建筑朝內一側有拱廊。在正廳,歐仙翁通體鎦金,束發盤髻,左手持拂塵端坐于神龕內的太師椅上,顯得莊嚴而神秘。在銅像背后還寫有“神靈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字句,正前方則放置著一頂相傳為光緒年間留存下來的“歐仙翁”銘文石香爐。
與眾不同的是,記者注意到,歐仙翁右手還拿著一柄東西。“他右手拿的是只雞腿,這應該是神仙中所罕見了。”對于其中緣由,彭松柏娓娓道來:相傳是歐公成仙前晚,歐公作客惠州的女兒家時,女兒給歐公帶回的雞腿。翌日,水天一色,朝陽映日,歐公安詳地躺在江面上,衣袋里果然有塊“雞腿石”,眾人稱奇,紛紛議論其得道成仙了。當然,據石龍當地文史資料記載,也有說雞腿是其母給他,他舍不得吃,放在衣袋里,死后雞腿變成“雞腿石”。據說,如用歐公祠前的井水沖“雞腿石”,會冒小水泡,飲其水能治病。
三、牌坊等古建筑保存至今
數百年來,歐公祠香火不絕,祠周榕樹、蝴蝶樹均已長成參天大樹,開枝散葉,余蔭后人。為弘揚善行義舉,數百年以來,黃家山人還相繼修建了仙溪福地牌坊、接龍橋、八角亭、院墻以紀之。
現在,在歐仙院南苑還保存有較為完好的仙溪福地牌坊。其建于清光緒十年重修歐仙院之時,為四柱三間一樓沖天式建筑,四柱前后飾抱鼓石夾,坊額上刻有“仙溪福地”四字,其為東莞現存少有的獨立牌坊,堪稱東莞古代牌坊的經典之作。據當地長者稱,上世紀70年代,由于歲月的侵蝕,牌坊曾松垮致部分構件掉落,后村里派人保護,這才保存至今。
而在歐仙院院外南側是接龍橋、八角亭所在地。接龍橋是一座單孔紅砂巖石拱橋,為明萬歷年間改建。如今,橋頭被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遮蓋,呵護百余年。下橋徐行,八角亭兀立溪邊。八角亭為兩層古亭。一層的青磚八角亭,墻壁上八面皆彩繪;二層的涼亭為八角飛翹,頗具氣勢。當地村民說,小時候,一到入夏,溪水上漲,小孩子便下河游泳、摸魚,大人們便坐在榕樹下納涼,此情此景,令人回味。
四、鄰里互助造就歐公文化
“這里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我兒時的回憶。我今年已經62歲了,每天都會來這散步,感覺很美好。”彭松柏說,現在的石龍發展日新月異,到處是高樓大廈,已經很難找到像歐仙院這樣的清靜怡情之所了。據悉,2005年,黃家山村斥資修葺歐公祠,還撥地5000平方米在祠院北側修建歐仙寺。祠、寺共生共融,成為佛道合一的典范。而佛、道所倡導的行善積德的精神也被代代相傳。據當地村民稱,立村數百年來,村里已經聚集了黃、陳、麥、蘇、彭等23個姓氏。各家各姓互助互愛、和睦相處,鄰里之間從不拌嘴吵架,造就了濟世利人的歐公文化。
2015年,為了弘揚歐公文化,有效保護文物,石龍鎮委鎮政府整合歐公祠及其周邊,將其擴容為仙溪福地歐公文化景區,并將其列入石龍鎮2012年20項重點工程之一,并于2013年3月完成了景區文物修復、景觀改善等各項工程內容。11月9日,彭松柏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目前,在歐仙院正前方還有一塊公園用地,此前由于資金問題遲遲沒有開建,現在已經談妥,由村企共建。屆時,黃家山村的生態環境將會更加漂亮,“仙溪福地”特質將更突出。